<em id="od2go"></em>

    1. 外國語學院

      外語系小學教育專業(yè)(英語方向)學生從教技能訓練與考核方案(試行)

      發(fā)布時間:2014-08-28文章來源: 瀏覽次數(shù):

      外語系小學教育專業(yè)(英語方向)學生

      從教技能訓練與考核方案(試行)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廣,對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培養(yǎng)師范生的從教技能,從而推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把培養(yǎng)學生的從教技能作為首要任務,落實到我們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下大氣力培養(yǎng)一批適合時代教育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們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通過從教技能訓練與考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掌握現(xiàn)代社會和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教育科學的最新理念與基礎知識,了解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特點和規(guī)律,初步具備小學教師的從教能力。

      一、學生從教技能訓練的基本理念

      (一)從教技能訓練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著要為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機會和有效的指導。本訓練方案要求一、二年級學生注重基礎性訓練,如常用字、鋼筆字、粉筆字等,三、四年級注重教學技能的整合與訓練,如利用微格教室訓練學生上講臺講課的綜合教學技能。訓練內容便于量化和考核,使每一名學生通過訓練都能達標。

      (二)學生從教技能訓練應具有開放性

      這種開放性表現(xiàn)為在訓練內容,組織活動,考核評價等方面,應該給教師、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使訓練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經(jīng)驗背景的學生訓練的需要,幫助學生擴展訓練層次,豐富訓練經(jīng)歷,鼓勵個性化發(fā)展。如我們在學生入校后的前二年側重基礎訓練,后兩年體現(xiàn)“開放”、“創(chuàng)新”的理念,組織、開展學生從教技能訓練的一些“自創(chuàng)”型活動,如學生書法展覽、即興作文比賽等。在考核評價過程中,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訓練與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技能潛力,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三)學生從教技能的訓練要以探究為核心,在統(tǒng)一要求的基礎上追求個性的發(fā)展。

      探究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式,也是訓練活動中的主要途徑。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可以持續(xù)學生訓練的耐力,避免厭倦懈怠心理情緒的產(chǎn)生。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而不是工廠的產(chǎn)品,如果訓練出來的學生千篇一律,象工廠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整齊劃一,也就失去了我們訓練的目的。只有鼓勵探究性學習訓練,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在所擅長的領域表現(xiàn)其出眾的才能,我們的學生才能各有千秋、百花齊放、姹紫嫣紅,這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倡導的“多能一?!彼枷氲木C合體現(xiàn)。

      二、學生從教能力訓練的內容要求和訓練途徑

      (一)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媒介。語言表達是教師必備的職業(yè)技能之一。教師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普通話、口語表達和態(tài)勢語言能力。

      1.熟練地掌握現(xiàn)代漢語知識,能說一口比較流利的普通話。

      (1)訓練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要在掌握漢語拼音或蒙語音節(jié)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方音辨正。改變錯誤的發(fā)音習慣,用標準讀音替換自己的方音,準確流利地說好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克服方言,能夠說標準的或比較標準的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能用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2)訓練的途徑和做法

      第一、通過《教師口語》課程的教學,向學生傳授現(xiàn)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和朗讀基本技能,加強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把說好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

      第二、建立推普員制度,推普員要認真組織班級同學學習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制定訓練計劃、內容和方法。

      第三、每學期系或班級舉辦詩歌散文朗誦會、演講比賽會、課本劇匯演活動等,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水平。

      第四、要求領導教師率先垂范,各種公開場合的講話,必須使用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

      2.掌握教師語言特點,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態(tài)勢語言表達能力。

      (1)訓練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能夠用標準的和比較標準的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進行一般口語交際和開展教育教學等工作;做到熟練地發(fā)準普通話或蒙語標準音,掌握語流音變的規(guī)律,具備一定的方言辨正能力。

      第二、掌握一般口語交際技能。做到聽話準確,理解迅速,記憶清楚,有一定辨析能力;說話清晰、流暢、得體,有一定應變能力;語態(tài)自然大方。

      第三,初步掌握教育、教學口語的基本技能。能夠根據(jù)不同教育、教學和其他工作情境的需要,調控聲音的高低強弱:掌握語氣、語調、頓連、重音、節(jié)奏等口語修辭技巧,口語表達做到科學、嚴謹、簡明、生動,具有啟發(fā)性和感染力。

      第四,具有一定的指導中小學生和幼兒運用口語的能力。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第一、通過《教師口語》課程的教學,切實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以理論為指導,以訓練為中心,在反復嚴格的訓練和實踐中,使小學教育本科專業(yè)的學生初步掌握口語表達的技能、技巧,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知識和技能基礎。

      第三、課堂教學指導、訓練與學生課外自練、教師指導實訓相結合。因為課堂教學時間與課時有限,所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并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強化訓練,同時,要給學生留有課外練習的內容,教師利用課外實訓時間指導學生自練,這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

      第四、《教師口語》課程教學與其他課程的課堂教學相結合。

      第五、《教師口語》課程的教學要與校內外社團活動以及各類比賽如朗頌比賽、口頭作文比賽、即興演講比賽、主持人選拔大賽等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六、運用現(xiàn)代化視聽媒體為學生口語訓練提供先進的教學手段。學生聽錄音、看錄像、在微格教室實訓等,充分利用音像資料,利用視聽媒體的作用,進行直觀感性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口語訓練效果。

      (二)熟練掌握常用字默寫能力和“三筆字”書寫能力

      1、牢固掌握3500左右常用字

      (1)訓練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了解漢字的特點

      第二、了解漢字的形體演變

      第三、掌握漢字構造的六種方法,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和轉注等六種造字方法。

      第四、要求能讀準字音,寫對字形,明白字義和懂得用法。

      第五、熟練掌握漢字的筆劃名稱,筆順規(guī)則,偏旁部首,間架結構類型。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第一、通過現(xiàn)代漢語教學傳授有關文字的基礎知識和技巧。

      第二、印制3500常用字手冊分發(fā)到每個學生手中,為學生提供技能練習所需的必備資料。

      第三、班級由學委負責,每周布置100個常用字,要求每個學生對每個字會讀、會寫、會用,周末考核,考核成績上交系辦。

      第四、系里每學期組織一次考核,凡是成績達標者以后免考。

      2、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

      (1)訓練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了解書法的基礎知識,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運筆要領,練好楷書的基本功。

      第二、能寫出字體端正、行款整齊、美觀大方的毛筆字,并能指導小學生寫好毛筆字。

      第三、在寫好毛筆字的基礎上,了解硬筆書法特點,掌握用筆要領,能熟練地使用鋼筆、粉筆寫出清晰、工整、勻稱、美觀、大方、規(guī)范的鋼筆字、粉筆字。

      第四、能夠對小學生寫好鉛筆字和鋼筆字起示范和指導作用。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第一、通過《三筆字》課程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三筆字書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第二、一、二年級重點對學生進行鋼筆字書寫訓練,三、四年級注重粉筆字書寫訓練,三、四年級學生中有重點地指導毛筆字書寫。

      第三、建立學生從教技能訓練平臺和學生作品展示空間,為學生提供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的訓練指導和展示機會,鼓勵學生刻苦訓練,調動學生學練技能的積極性。

      第四、在教師指導下,采取“先摹后臨,楷書起步,循序漸進”等教學方法,勤學勤練,寫出一手好字。

      (三)初步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學會課件制作

      1、訓練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較熟練地操作、使用計算機,懂得制作幻燈片、錄音教材的一般方法,具備—定的制作課件技能,通過實踐初步形成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從事教學的能力。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1)上好《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理論勤實踐,學生具體掌握幻燈機和投影儀的種類、構造及使用。

      (2)增加課件制作的實訓內容,結合《小學英語教學論》和《小學教學課件制作》的課堂教學,訓練學生制作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課件,利用微格教學展示學生制作的課件的效果。為學生適應小學教學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礎。

      (四)掌握基本的藝體技能

      1、彈唱訓練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1)基本內容

      第一、會識譜——簡譜和五線譜

      第二、會唱歌——有正確的唱歌姿勢和表現(xiàn)歌曲。會運用歌唱的呼吸、發(fā)聲,正確理解歌曲

      第三、會指揮——能指揮齊唱和輪唱。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1)上好《藝術課程(二)》,包括樂理、視唱練耳、唱歌、音樂欣賞等內容,大力加強音樂基本功訓練,其中唱歌作為訓練的重點。

      (2)開展好文藝活動,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方面的側重訓練。

      2、美術字及簡筆畫訓練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1)基本內容

      掌握和使用粉筆及板刷寫宋體和黑體兩種美術字,能畫簡筆畫,會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辦墻報,學會排版,畫報頭,插圖和標題,會美化環(huán)境,布置教室和會場等。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第一、上好《藝術課程(一)》,在講授基礎知識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打好基礎。

      第二、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每學期各班級都要舉行手抄報比賽,學習園地評比等活動。

      3、體操、口令等體育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1)基本內容

      掌握隊列和隊形的基本概念和術語。能準確地使用口令,喊好口令。并能把口令與動作緊密相連,掌握一定的指揮技術,具有調動隊伍和從事小學隊形隊列教學訓練的能力。

      (2)訓練的途徑和做法

      第一、利用新生入學軍訓的大好時機,學習隊列訓練的基本要領

      第二、上好體育課。

      第三、開展好課外體育課外活動,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制定出活動內容和要求,吸引每個學生參加活動。

      (五)利用微格教學,強化學生教學技能的綜合訓練

      1、訓練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1)學習研究微格教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的要求。

      (2)加強《小學英語教學論》課程的教學,用微格理論將教學技能細化成實訓方案,按照實訓方案的要求,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教學技能。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1)利用《小學英語教學論》、《小學課堂教學技能》和《小學英語課堂用語》三門教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從教理論知識和實踐要求。

      (2)增加學生教學技能的微格實訓時間,以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

      (3)每屆學生實習前,系里組織一次教學技能大賽,用比賽的形式為學生教學技能的訓練和提高創(chuàng)設氛圍,推動學生教學綜合能力的形成。

      (4)學生實習前,需經(jīng)過外語系統(tǒng)一組織的試講過關考核,合格的學生才能到小學實習。

      (六)以掌握教育理論為前提,形成學生的教育管理能力

      1、訓練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1)認真上好《小學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小學班隊管理與實踐》、《小學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少先隊主題活動組織與指導》課,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學會當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為將來從事小學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2)組織好學生的教育見習和實習活動,認真考核學生的見習班主任和實習班主任工作業(yè)績,使學生初步形成做小學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的間接和直接經(jīng)驗。

      2、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1)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使學生明確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內容、原則、方法等相關知識和要求。

      (2)任課教師組織學生收集小學教育管理的相關資料,強化學生的角色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轉換,為學生將來從事小學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工作提供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和保證。

      (3)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學生在2——6學期安排的見習中,要與小學生共同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接觸小學生,感受小學教育,增強從事小學教育的情感體驗。

      (4)組織小學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經(jīng)驗交流。請市、區(qū)、縣小學優(yōu)秀班主任或輔導員來校為學生做經(jīng)驗介紹,在學生實習結束后,選擇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實習生向在校學生介紹實習體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從教的熱情。

      (七)教育科研能力

      1、訓練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上好《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基礎教育研究》課,初步掌握科研論文的寫法,能根據(jù)教學內容寫出一些有價值的論文。

      2、訓練途徑和做法

      (1)通過教育理論學習科研論文的寫法。

      (2)教師布置一些題目,學生根據(jù)要求寫出教育論文。

      (3)請專家學者以報告方式進行論文寫作方面的教育。

      三、考核內容及時間安排

      從教技能考核內容及時間一覽表

      內容時間

      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備注

      常用字

      V

      系里考核

      鋼筆字

      V

      系里考核

      粉筆字

      V

      系里考核

      口頭作文

      V

      系里考核

      普通話(蒙古語標準音)

      V

      系里考核

      口令

      V

      系里考核

      唱歌

      V

      系里考核

      美術字、簡筆畫

      V

      系里考核

      課件制作及使用

      V

      V

      系里考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V

      系里考核

      注: 學生實習前要對學生從教技能進行補測,合格者允許實習。不合格者要進行短期從教技能培訓。

      四、考核標準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yè)學生從教技能考核標準(見附件一)

      五、考核標準說明

      (1)常用字、三筆字、簡筆畫、美術字,每次得“優(yōu)”為合格,實習前補測,兩次得“良”為合格,其它內容得“良”即合格。

      (2)普通話測試等級、蒙古語標準音測試等級按國家語委要求,由市語委統(tǒng)一組織測試,等級為二級乙等以上為合格。

      幾點說明:

      1、在院級競賽活動中獲一等獎可免考。在省部級以上活動中獲獎,如與考核內容一致可免考。

      2、在某方面有特長的同學,畢業(yè)前可免過一項基本功。(特長可依據(jù)獲獎證書、等級證書及發(fā)表相關文章等,由系組織認定)

      3、規(guī)定時間內經(jīng)幾次從教技能考核未合格者,畢業(yè)前再補測一次。

      4、學院制定學生從教技能考核合格證制度,將考核成績填入學生合格證上,畢業(yè)前隨學生其它學籍材料一起裝入檔案袋中,作為用人單位考核學生從教技能的憑證。

      本方案自2014年9月1日起試行,由外語系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解釋。

      外語系

      2014年8月28日

      關閉 打印責任編輯:

      友情鏈接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国产中文字幕av,欧美中亚洲中文日韩,中文日韩欧美州
      <em id="od2go"></em>